学部新闻
您的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第二届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高峰论坛成功举行
时间:2023-09-01 点击数:

8月27日,学部举办“第二届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高峰论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及我校的22位学者作为特邀嘉宾在论坛进行了发言与讨论。6000余人次通过学术志直播、腾讯会议等多种途径参与了本次论坛。

第二届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高峰论坛专家合影


第二届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高峰论坛现场照片

开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育学部周霖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教授、原副校长、教育学部柳海民教授先后为开幕式致辞。邬志辉教授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团队及教育学原理学科的主要发展历程、现状、成果,提出了虚拟教研室对推动教育学的培养模式创新、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贡献。他指出要走好发展数字化的新赛道,教育学科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目标、发现优秀教育文化、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的教育知识体系。

柳海民教授表示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会议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基础、非常核心、非常专业的会议。非常重要体现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立校之本,非常基础体现为课程建设始终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非常核心体现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切工作本质上都是围绕着课程教学,非常专业体现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都是专业性极强的活动。他提出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思考构建一个高质量的虚拟教研室建设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教授为开幕式致辞


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育学部柳海民教授为开幕式致辞

主题论坛一:教育基本理论新思考

第一场主题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发表了对教育基本理论的新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内涵三个层次”的报告。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具有所有“教育学”都具有的共同的、普遍的属性,具有最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的”教育学内涵。他认为,把其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解释时,其内涵与“中国教育学”差异不大,强调中国教育学的文化性、民族性。将其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解释时,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学问、学理,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三个层次的顺序具有不可逆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作了题为“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与出路”的报告。他从传统经典《庄子》《中论》、屈原之死、颜宁之问出发,指出现有教育理论研究缺少根本性问题思考,缺少对现实问题的深度回应,缺少长远性、整体性、系统性思维,缺少对起源的思考与深度的文化理解。他认为,教育理论研究应该从教育根本问题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升教育理论研究的高度;勇于面对现实教育问题,溯本追源,重视现实问题的深度回应;注重长远性、整体性、系统性思维,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以文化底蕴的涵养深化教育的文化理解与文化思维。

山西大学的侯怀银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教育呼唤数字教育学”的报告。他提出,教育数字化呼唤数字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亟待厘清数字教育学的概念界定、明晰数字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把握数字教育学的研究范畴、明确数字教育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性质、构建数字教育学的“三大体系”、确立数字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他提出,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是坚定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根本立场、明确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处理好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四对关系、加强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作了题为“智能时代教育伦理与德育新体系的重构”的报告。从来自实践的焦虑出发,提出了新问题: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人与机器之间是否存在道德关系,德育是否可能在人机协同融合中发生,人工智能机器是否、如何承担道德义务与责任,人类对机器是否也有道德义务与责任。基于此,他推论出智能时代教育伦理与德育体系可能的新改变,有可能改变伦理的内涵与实质,有可能改变德育的方向与对象,有可能改变德育的目标与标准,有可能改变德育的结构和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主持

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主题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主题报告

山西大学候怀银教授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主题报告

主题论坛二:教育学原理学科历史与现实

第二场主题论坛,由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董标教授就教育学原理学科历史与现实发表了相关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做了题为“我们只能刻画研究过的世界——一种面向教育本身的‘写文化’”的报告。他批判了以“逻辑进标题”为代表的纯客观的书写方式,认为它是按照世界的客观结构呈现世界,取消了对事物本身的描述,由此造成了教育的书写方式是客观化地对教育世界进行逻辑构造。因此,他呼唤面向事物本身的写作方式,教育学要直面教育知识的呈现过程,建构面向教育本身的写文化。

上海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发表了题为“民国时期关于中国教育哲学方向的讨论及其启示——基于学科建设的视角”的报告。民国时期的吴俊升发表的文章《中国教育需要一种哲学》引发了教育学界关于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方向的大讨论。他重点介绍了大讨论中姜琦、郑宗海、张君劢等学者在中国教育哲学的基础、方向、方法等方面的理论智慧,充分肯定了大讨论对教育哲学学科建设、本土化建设、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贡献。

华南师范大学董标教授的报告标题为“巴门尼德的马车奔向何方”,暗喻作为一切技术的马车该奔向真理之路还是意见之路,他认为应关注人与作为第二自我的技术如何遵从“存在者的紧密联系”的巴门尼德教诲。随后他系统梳理了言语革命、书写革命、印刷革命、电能革命等技术革命对塑造教育原型、发明教育制度、固化教育形态、挑战现代教育等教育变革的影响,建构了数字转型/革命与教育转型/革命的坐标系,呈现了教育革命的一般规律。

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主题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主题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董标教授主题报告

主题论坛三:教育技术变革的伦理思考

第三场主题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肖绍明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南京大学蓝江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就教育技术变革的伦理思考发表了看法。

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的报告题目为“ChatGPT能代替老师么?——探究生成式AI对教育的挑战”。通过对ChatGPT的讲解来探究生成式AI对教育的挑战,他认为ChatGPT的学习跟人的学习不同,它有许许多多的副本同时在学习,它所带来的挑战是值得我们正视的。吴教授提出了当下可能的两种情境,一种是大语言模型很大程度上抹平了师生之间的知识鸿沟,另一种是加速到来的新事物不断把师生拉到同一起跑线上。在此基础上,师生模式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师生可以更新为组队探索,经过彼此触动的方式来创造新知。

南京大学蓝江教授报告题为“从实际上的从属到算法剩余价值——如何思考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下的剩余价值”。通过对马克思、福柯等人的思想进行分析,他指出通过机器奴役和算法剩余价值的概念,可以让人们进一步理解平台资本是如何在数字资本主义之中获取超额利润的,它并不是源自对雇佣关系下工人和雇员的剩余价值的直接剥削,而是让所有使用数据和平台的用户变成其机器奴役的部件,让其永远随着其行星规模的算法去运转,为其不断地喂食数据,同时又成为这些数字产品的消费者,不断地让数字资本主义的资本家在所谓产消者的概念下,将所有的人类用户磨成数据的齑粉,并搅拌在诸多非人数据之中。这个过程将是数字资本不断地获得算法剩余价值的奥秘所在,也只有洞悉了这个奥秘,才能思考在公共性层面,如何建立一个更为公平正义的智能社会。

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报告题目为“技术物的道德性和学校技术物的道德化”。他首先指出道德行动是人与技术物交互作用的结果;技术物具有道德性,技术物可以构建出新的道德体验,创造出新的道德选择境遇,提供道德行动建议等。接下来他分析了学校技术物道德化设计和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技术物道德化设计的缺失、技术物道德化应用模式单一等。他进而提出学校技术物的道德化设计和应用的妥善策略:意图要良善,方法要妥当,应用结果要全方位分析等。

华南师范大学肖绍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并阐明己见。他首先对智能劳动时代和后人学的概念进行分析,并对智能劳动时代后人学状况进行梳理,包括后人学的演进史,后人学关涉的内容以及后人学的主题等,进而指出主体性的重要性以及后人学的主体性及其教育问题,从无肉身到信息身体,再到虚拟性,所有物质对象都被信息流渗透,同时指出后人学的主体性需要事件哲学的方法论。最后他提出后人学的四个问题,并对后人学的辩证运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讲解,让我们能更温和地看待技术、社会、政治和文化变化序列。

华南师范大学肖绍明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主题报告

南京大学蓝江教授主题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主题报告

主题论坛四: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实践

第四场主题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实践进行了发言。

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化时代的文化变异与教育应对”的报告。首先,他阐述了文化变异的本质、特征和影响。其次,作为信息社会更高阶段的智能化时代已然来临,他分析了智能化时代的技术表征及智能技术引发的文化变异。最后,在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应对上,他提出以下主张:正确认识智能技术的文化本质;形成智能化时代的教师文化共生观;选择智能化时代的学习模式;重构智能化时代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概念:重建还是回归?”的报告。他举例说明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教育”的未来图景,如以学习(者)为中心,差异化、人机交互、无边界等。在此基础上,他一方面讨论了“教育”概念的外延扩展,另一方面从“教育”的平等、理性、自主、未来、技术等维度,举例说明了“教育”概念的内涵回归。冯建军教授对其发言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举例教育中的具体场景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概念的内涵回归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困境与突围”的报告。她基于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视角,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最有助于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角色特质。其次,她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革新,但在角色转变中也会遭遇现实困境。最后,她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进路:实现自身角色由“识”转“智”;彰显人文关怀,回归育人之本;在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间保持平衡的张力,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协同发展;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新生态。冯建军教授肯定了其对于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面临挑战的观点,认为其深刻洞悉了困境与进路之间存在的张力,引人深思。

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主持

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主题汇报

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主题报告

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主题报告

主题论坛五:教育学原理类课程探索

第五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三位专家就教育学原理类课程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报告题目为“数字化视野下教育学原理课程的改革路向”。他认为教育学原理课程具有思想根源性、二次抽象性、广泛迁移性等特征,数字化时代教育学原理教学面临大数据尽可能穷尽教育原理的指涉外延与个案案例、算法让教育原理内在思维运演可视化、智能体介入让教育原理知识教学超越日常思维等新机遇,未来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将走向多案例、富资源式原理教学、过程性、仿真性原理教学以及“人-机”对话和共生性原理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报告题目为“面向教育理论理解力提升的教学探索”。他认为变换的理论逻辑、深刻的理论结构、精致的语言表述是教育理论不易理解性的根源。所谓教育理论理解力就是为了学习掌握教育理论而培养的理解教育理论的能力。他提出通过加强学生对自身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理解、拓展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积累和元认识、帮助学生学习解析教育理论核心要素间的依赖关系、引导学生提升教育理论语言解释能力和投入教育精神生活世界。

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育基本理论优质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思考”。他以西南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专题课程建设的经验为例,认为在线课程具有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关照学生学习个性化、节约教师时间、对学习成绩进行客观性评价等优势,但同时依旧存在课堂教学的载体转换依旧守旧、缺少师生互动、尚不能扩展阅读、很难体现研究生课程的“研究”特色等局限。基于此,他提出加强指导、审查、监督的专家队伍建设、增加教学、讨论的智能化、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和能力、加强校际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改进对策。

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主持

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主题报告

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主题报告

闭幕式由大玩家彩票幸运快3副部长王澍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育学部于伟教授作总结。于伟教授指出论坛主题的设计初衷是思考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给教育、教师、教学带来的新挑战,从基本理论角度来讨论这些问题,对教育学原理课程建设至关重要。从教育基本理论角度来看待人的独特性、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伦理等问题,为教师何为、教育何为、教学何为等问题寻找可能的路径与方向。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无论情愿与否,总要走进。回顾历史,或许可以减少无助感。

东北师范大学于伟教授为闭幕式总结

本次论坛报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汇集了国内多所高校教育学原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力量,社会影响广泛深入。本次论坛集中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带给教育学原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一场思想广阔、超前、深刻的高质量学术大讨论。

(撰稿:张敬威)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空间linkedin人人网豆瓣网
专题网站SPECIAL

版权所有©大玩家彩票幸运快3 - 大玩家彩票幸运快3不出款 - 徐静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557      电邮:fed@nenu.edu.cn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第二届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高峰论坛成功举行
时间:2023-09-01 点击数:

8月27日,学部举办“第二届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高峰论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及我校的22位学者作为特邀嘉宾在论坛进行了发言与讨论。6000余人次通过学术志直播、腾讯会议等多种途径参与了本次论坛。

第二届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高峰论坛专家合影


第二届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高峰论坛现场照片

开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育学部周霖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教授、原副校长、教育学部柳海民教授先后为开幕式致辞。邬志辉教授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团队及教育学原理学科的主要发展历程、现状、成果,提出了虚拟教研室对推动教育学的培养模式创新、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贡献。他指出要走好发展数字化的新赛道,教育学科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目标、发现优秀教育文化、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的教育知识体系。

柳海民教授表示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会议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基础、非常核心、非常专业的会议。非常重要体现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立校之本,非常基础体现为课程建设始终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非常核心体现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切工作本质上都是围绕着课程教学,非常专业体现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都是专业性极强的活动。他提出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思考构建一个高质量的虚拟教研室建设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教授为开幕式致辞


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育学部柳海民教授为开幕式致辞

主题论坛一:教育基本理论新思考

第一场主题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发表了对教育基本理论的新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内涵三个层次”的报告。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具有所有“教育学”都具有的共同的、普遍的属性,具有最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的”教育学内涵。他认为,把其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解释时,其内涵与“中国教育学”差异不大,强调中国教育学的文化性、民族性。将其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解释时,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学问、学理,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三个层次的顺序具有不可逆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作了题为“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与出路”的报告。他从传统经典《庄子》《中论》、屈原之死、颜宁之问出发,指出现有教育理论研究缺少根本性问题思考,缺少对现实问题的深度回应,缺少长远性、整体性、系统性思维,缺少对起源的思考与深度的文化理解。他认为,教育理论研究应该从教育根本问题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升教育理论研究的高度;勇于面对现实教育问题,溯本追源,重视现实问题的深度回应;注重长远性、整体性、系统性思维,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以文化底蕴的涵养深化教育的文化理解与文化思维。

山西大学的侯怀银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教育呼唤数字教育学”的报告。他提出,教育数字化呼唤数字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亟待厘清数字教育学的概念界定、明晰数字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把握数字教育学的研究范畴、明确数字教育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性质、构建数字教育学的“三大体系”、确立数字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他提出,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是坚定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根本立场、明确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处理好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四对关系、加强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作了题为“智能时代教育伦理与德育新体系的重构”的报告。从来自实践的焦虑出发,提出了新问题: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人与机器之间是否存在道德关系,德育是否可能在人机协同融合中发生,人工智能机器是否、如何承担道德义务与责任,人类对机器是否也有道德义务与责任。基于此,他推论出智能时代教育伦理与德育体系可能的新改变,有可能改变伦理的内涵与实质,有可能改变德育的方向与对象,有可能改变德育的目标与标准,有可能改变德育的结构和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主持

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主题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主题报告

山西大学候怀银教授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主题报告

主题论坛二:教育学原理学科历史与现实

第二场主题论坛,由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董标教授就教育学原理学科历史与现实发表了相关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做了题为“我们只能刻画研究过的世界——一种面向教育本身的‘写文化’”的报告。他批判了以“逻辑进标题”为代表的纯客观的书写方式,认为它是按照世界的客观结构呈现世界,取消了对事物本身的描述,由此造成了教育的书写方式是客观化地对教育世界进行逻辑构造。因此,他呼唤面向事物本身的写作方式,教育学要直面教育知识的呈现过程,建构面向教育本身的写文化。

上海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发表了题为“民国时期关于中国教育哲学方向的讨论及其启示——基于学科建设的视角”的报告。民国时期的吴俊升发表的文章《中国教育需要一种哲学》引发了教育学界关于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方向的大讨论。他重点介绍了大讨论中姜琦、郑宗海、张君劢等学者在中国教育哲学的基础、方向、方法等方面的理论智慧,充分肯定了大讨论对教育哲学学科建设、本土化建设、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贡献。

华南师范大学董标教授的报告标题为“巴门尼德的马车奔向何方”,暗喻作为一切技术的马车该奔向真理之路还是意见之路,他认为应关注人与作为第二自我的技术如何遵从“存在者的紧密联系”的巴门尼德教诲。随后他系统梳理了言语革命、书写革命、印刷革命、电能革命等技术革命对塑造教育原型、发明教育制度、固化教育形态、挑战现代教育等教育变革的影响,建构了数字转型/革命与教育转型/革命的坐标系,呈现了教育革命的一般规律。

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主题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主题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董标教授主题报告

主题论坛三:教育技术变革的伦理思考

第三场主题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肖绍明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南京大学蓝江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就教育技术变革的伦理思考发表了看法。

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的报告题目为“ChatGPT能代替老师么?——探究生成式AI对教育的挑战”。通过对ChatGPT的讲解来探究生成式AI对教育的挑战,他认为ChatGPT的学习跟人的学习不同,它有许许多多的副本同时在学习,它所带来的挑战是值得我们正视的。吴教授提出了当下可能的两种情境,一种是大语言模型很大程度上抹平了师生之间的知识鸿沟,另一种是加速到来的新事物不断把师生拉到同一起跑线上。在此基础上,师生模式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师生可以更新为组队探索,经过彼此触动的方式来创造新知。

南京大学蓝江教授报告题为“从实际上的从属到算法剩余价值——如何思考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下的剩余价值”。通过对马克思、福柯等人的思想进行分析,他指出通过机器奴役和算法剩余价值的概念,可以让人们进一步理解平台资本是如何在数字资本主义之中获取超额利润的,它并不是源自对雇佣关系下工人和雇员的剩余价值的直接剥削,而是让所有使用数据和平台的用户变成其机器奴役的部件,让其永远随着其行星规模的算法去运转,为其不断地喂食数据,同时又成为这些数字产品的消费者,不断地让数字资本主义的资本家在所谓产消者的概念下,将所有的人类用户磨成数据的齑粉,并搅拌在诸多非人数据之中。这个过程将是数字资本不断地获得算法剩余价值的奥秘所在,也只有洞悉了这个奥秘,才能思考在公共性层面,如何建立一个更为公平正义的智能社会。

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报告题目为“技术物的道德性和学校技术物的道德化”。他首先指出道德行动是人与技术物交互作用的结果;技术物具有道德性,技术物可以构建出新的道德体验,创造出新的道德选择境遇,提供道德行动建议等。接下来他分析了学校技术物道德化设计和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技术物道德化设计的缺失、技术物道德化应用模式单一等。他进而提出学校技术物的道德化设计和应用的妥善策略:意图要良善,方法要妥当,应用结果要全方位分析等。

华南师范大学肖绍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并阐明己见。他首先对智能劳动时代和后人学的概念进行分析,并对智能劳动时代后人学状况进行梳理,包括后人学的演进史,后人学关涉的内容以及后人学的主题等,进而指出主体性的重要性以及后人学的主体性及其教育问题,从无肉身到信息身体,再到虚拟性,所有物质对象都被信息流渗透,同时指出后人学的主体性需要事件哲学的方法论。最后他提出后人学的四个问题,并对后人学的辩证运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讲解,让我们能更温和地看待技术、社会、政治和文化变化序列。

华南师范大学肖绍明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主题报告

南京大学蓝江教授主题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主题报告

主题论坛四: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实践

第四场主题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实践进行了发言。

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化时代的文化变异与教育应对”的报告。首先,他阐述了文化变异的本质、特征和影响。其次,作为信息社会更高阶段的智能化时代已然来临,他分析了智能化时代的技术表征及智能技术引发的文化变异。最后,在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应对上,他提出以下主张:正确认识智能技术的文化本质;形成智能化时代的教师文化共生观;选择智能化时代的学习模式;重构智能化时代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概念:重建还是回归?”的报告。他举例说明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教育”的未来图景,如以学习(者)为中心,差异化、人机交互、无边界等。在此基础上,他一方面讨论了“教育”概念的外延扩展,另一方面从“教育”的平等、理性、自主、未来、技术等维度,举例说明了“教育”概念的内涵回归。冯建军教授对其发言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举例教育中的具体场景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概念的内涵回归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困境与突围”的报告。她基于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视角,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最有助于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角色特质。其次,她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革新,但在角色转变中也会遭遇现实困境。最后,她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进路:实现自身角色由“识”转“智”;彰显人文关怀,回归育人之本;在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间保持平衡的张力,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协同发展;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新生态。冯建军教授肯定了其对于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面临挑战的观点,认为其深刻洞悉了困境与进路之间存在的张力,引人深思。

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主持

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主题汇报

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主题报告

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主题报告

主题论坛五:教育学原理类课程探索

第五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三位专家就教育学原理类课程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报告题目为“数字化视野下教育学原理课程的改革路向”。他认为教育学原理课程具有思想根源性、二次抽象性、广泛迁移性等特征,数字化时代教育学原理教学面临大数据尽可能穷尽教育原理的指涉外延与个案案例、算法让教育原理内在思维运演可视化、智能体介入让教育原理知识教学超越日常思维等新机遇,未来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将走向多案例、富资源式原理教学、过程性、仿真性原理教学以及“人-机”对话和共生性原理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报告题目为“面向教育理论理解力提升的教学探索”。他认为变换的理论逻辑、深刻的理论结构、精致的语言表述是教育理论不易理解性的根源。所谓教育理论理解力就是为了学习掌握教育理论而培养的理解教育理论的能力。他提出通过加强学生对自身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理解、拓展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积累和元认识、帮助学生学习解析教育理论核心要素间的依赖关系、引导学生提升教育理论语言解释能力和投入教育精神生活世界。

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育基本理论优质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思考”。他以西南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专题课程建设的经验为例,认为在线课程具有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关照学生学习个性化、节约教师时间、对学习成绩进行客观性评价等优势,但同时依旧存在课堂教学的载体转换依旧守旧、缺少师生互动、尚不能扩展阅读、很难体现研究生课程的“研究”特色等局限。基于此,他提出加强指导、审查、监督的专家队伍建设、增加教学、讨论的智能化、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和能力、加强校际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改进对策。

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主持

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主题报告

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主题报告

闭幕式由大玩家彩票幸运快3副部长王澍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育学部于伟教授作总结。于伟教授指出论坛主题的设计初衷是思考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给教育、教师、教学带来的新挑战,从基本理论角度来讨论这些问题,对教育学原理课程建设至关重要。从教育基本理论角度来看待人的独特性、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伦理等问题,为教师何为、教育何为、教学何为等问题寻找可能的路径与方向。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无论情愿与否,总要走进。回顾历史,或许可以减少无助感。

东北师范大学于伟教授为闭幕式总结

本次论坛报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汇集了国内多所高校教育学原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力量,社会影响广泛深入。本次论坛集中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带给教育学原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一场思想广阔、超前、深刻的高质量学术大讨论。

(撰稿:张敬威)

专题网站

版权所有:大玩家彩票幸运快3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电话:0431-85099557 电邮:fed@nenu.edu.cn